81岁的最后一次游泳上岸后沉默良久留下一句话令
发布时间:2025-08-14 13:30
毛主席一生中,最为喜爱的两项运动分别是登山和游泳。尤其是在游泳方面,他的热情一直未曾减退。从韶山的池塘、水库,到湘江的流水,再到北戴河的海浪,以及长江的波涛,毛主席几乎游遍了中国的大江大湖。他不仅在1956年至1966年间,先后18次在武汉的长江中游泳,还曾计划游遍印度的恒河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。
对毛主席来说,游泳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的方式,更是一种放松心情和思考问题的途径。他曾言:“游泳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不去想事,让大脑得到彻底的休息。”然而,随着年龄的增长,毛主席在游泳时,逐渐感到力不从心。尤其是晚年,他的体力下降,游泳成了一项挑战。
1970年,九届二中全会后,毛主席的健康状况出现了明显的变化。77岁的毛主席自江西返回北京后,身体频频出现不适,咳嗽不断,并且伴有低烧。经过医生诊断,毛主席患上了肺炎。从那时起,毛主席的运动量开始明显减少。到了1972年初,医生们发现毛主席的腿部出现了浮肿症状,这让人对他的健康愈加担忧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1974年11月19日至12月5日,在长沙休养期间,年已81岁且身体状况不佳的毛主席,仍然坚持前往湖南省游泳馆游泳,累计五次。12月5日那天,毛主席再度下水。那时,他已患有肺气肿、心脏病、白内障等多种疾病,身体极度虚弱,腿部浮肿,视力模糊,体力远不如以前。但即便如此,他在水中的状态却令人震惊。毛年轻时那样畅游自如。工作人员周福明回忆,毛主席刚入水时,他还需人搀扶,但很快他便能轻松游动,水中游得比陆地上更加自如,几乎没有咳嗽或喘息,面色逐渐红润。他每次在水中都能坚持游上三个小时,游后仍显得神采奕奕。
然而,当他上岸时,毛主席却深深感慨道:“我跟水打交道几十年了,看来今后是与水无缘了。”这句朴实的话语,带着浓浓的无奈与伤感。也从此,毛主席再未踏入游泳池。
1975年2月,毛主席离开长沙,前往杭州短暂休养了四天,随后返回北京。尽管健康持续衰退,毛主席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生活习惯,比如继续阅读,这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坚持。
毛主席的一生与水有着不解之缘。1956年,他曾派出中队长韩余庆前去调查长江水域情况。韩队长回报称,长江水流湍急,漩涡众多,不适合游泳。然而,毛主席显然不满意这个回答,他直接问道:“你下水了吗?”当得知韩队长未曾亲自下水,他显得有些不悦。于是,毛主席派出另一名卫士前往调查,这次卫士带回了肯定的答复:“长江可以游!”于是,毛主席决定从1956年6月30日到7月4日,接连三次下水畅游长江。每次游泳时,毛主席都能游上一个多小时,耐力之强令人惊叹。
1959年,毛主席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韶山。当听说韶山新修了一座水库后,毛主席毫不犹豫地要求去水库游泳。尽管身边的工作人员担心水库水深且寒冷,毛主席依旧坚持认为游泳是一种锻炼意志的方式。那时,毛主席还鼓励一位年约七十的老人一起游泳,并说道:“坚持游泳,你可以多活20年。”在这次游泳过程中,毛主席展现了他高超的游泳技巧,水中时而仰泳,时而侧游,身姿轻盈矫健,展现了他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与享受。
毛主席的游泳经历,证明了他超凡的毅力和对水的深厚感情。无论身处何种境地,他都从水中汲取力量,不断突破自我,享受生命的每一刻。